第十四课  德国神学家朋霍费尔(二)

B. “及龄的时代”

1. “及龄的时代”(the world come of age)或译作“成熟的时代”。朋霍费尔在《狱中书简》提出这个观念。

2. “及龄”就是到达成熟的年龄,指今天的教会已经处于一个人类能够自我运作的世界,就是一个成熟的世界。人类已经成熟,好像不再需要寻求神的恩典或真理。无论是文学、人文科学、科学,并在世间发生的万事万物,甚至宗教,人类都渐渐认为不需要把神视为一个假设,也就是不需要假设神在这人类生活的一切当中运作。

3. 朋霍费尔认为过去人类对神的态度其实是不对的。神被人类当作是解决问题的神,意思就是当要解释一切事情发生的原因时,人类就把神搬出来。在及龄的时代,在人类已经成熟的世界中,人类不再需要神,以解释这世界发生的一切事情,因此神就被人慢慢的从生命中的各范畴赶出去。这样,基督信仰只好退缩至个人的内在生命,希望在这人的一小部份中,神仍然能够掌权。

4. 在这个及龄的时代中,教会和信徒的宣告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朋霍费尔说:“教会在一个无宗教的时代里有什么重要性?没有了宗教,没有了因当代思潮而产生的形而上假设,没有了内在的探索,没有了这一切,我们还能怎样向人言说神

呢?”

5. 神学界为要回应神在这世界的影响力慢慢退却的现象,便对这个成熟的时代作出攻击,并把这个世界定为有罪的世界。但是,朋霍费尔并不认同这种攻击成熟的时代/及龄的时代的做法。他认为需要好好去了解这个世界。世界并不能真正了解自己,因为世界并不知道自己与基督信仰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作为信徒,靠着福音和基督的光照,便能比世界更能够了解世界。朋霍费尔主张:我们用不着去批评他人世俗,用不着去批评这世界成熟、及龄,我们只要让人以自己的强处来面对神便可以了。

6. 注意:在谈到及龄的时代时要特别小心。这很容易引起误会,让人觉得在及龄的时代中神是不重要的。但要强调的是,在朋霍费尔看来,在及龄的时代中神并不是不重要,他认为人还是需要神,只不过我们作为信徒的,要在这个成熟的时代中,用一个与这时代相应的方式,来带领未信的人或世上的人来认识神。

C. 没有宗教的基督信仰

1. 朋霍费尔在《狱中书简》中提到“没有宗教的基督信仰”这个观念。

2. “没有宗教的基督信仰”:为的是要将真正的基督信仰,从假宗教的环境中分别出来。假宗教指在基督信仰内的一些错误观念。

a. 第一种错误观念:假设人类天生就具有宗教倾向,并以这种宗教倾向作为护教的基础。这显然就是反对自由神学。

b. 第二种错误观念:反对宗教是个人的体验。他认为这样会把宗教局限在灵的范围内,让人好像在玩魔术一样,把神看成一个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灵体对象。

c. 第三种错误观念:反对把宗教建立在猜想式的形而上学之上,只在理性上寻求神、思想神,这样并不能让人遇见真正的神。

d. 第四种错误观念:反对人把神当作是某种满足人类生命的事物。

3. 朋霍费尔认定,在这个及龄的时代中,圣经的内容需要以非宗教的方式来诠释,就是用“神是活在我们生命中的那位超越者”的看法来取代。我们应该在我们了解的范围内寻求神,而不是我们所不明了的范围去寻求神。我们了解的范围就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及龄的时代/成熟的时代。

4. 神在世界里,是软弱无力的。这话的意思是神允许自己被世界排挤,以至于他成为死在十字架上

的那一位。唯有如此,神才能与我们同在,帮助我们。圣经里的神,就是以自己的软弱来征服世界的权势,让人可以认识他、跟随他。

5. 注意:“没有宗教的基督信仰”也是一个需要十分小心来讨论的观念。朋霍费尔所谈及“没有宗教”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把错误的宗教观念排除,并从错误的宗教束缚中释放出来,然后让圣经亲自向我们这些身处及龄的时代的人说话。我们要小心诠释神的话。

D. 入世但要圣洁

1. 朋霍费尔一直寻索的问题是:在哪里才能找到神?最后他认定,神就在世界里,而不是单单在某一个特定的、宗教的范围中。他要求基督徒入世,就是要将基督论的精义应用在门徒的生命中。

2. 朋霍费尔相信,作为基督徒并不需要过禁欲主义的生活;相反,他认为基督徒应该参与在世界的生活,并在社区里服侍神,而不是单单生活在修道院中、神学院中,或是生活在受着保护的基督徒堡垒当中。他又指出,教会要站在社会的中央,基督徒要活在世界里。

3. 耶稣基督带给信徒盼望,这给信徒带来一个全新的态度,回到世上的生活里。他写道:“我们当饮尽这世界的苦杯,因为唯有如此行,那位被钉死又复活的主才会与我们同在。”

4. 另一方面,在世界中生活,意味着肯定生命,并肯定神在我们生命中赐给我们和让我们享受的一切。他写道:“我确定在我们的生命中应当爱神,也爱他所赐的福分。如果他愿意赐给我们喜乐,我们就不应该想要做到好像比神还更要敬虔似的,免得我们因为骄傲和自以为是,从而糟蹋了神所赐的喜乐。”

5. 朋霍费尔认为,基督徒在世上生活,意味着他应该有分于神的苦难。当信徒过入世的生活,在世界中分担神在世上的苦难时,他要靠近神的同在,住在基督里。朋霍费尔指出,信徒不但要洁身自爱,还要奋发有为,因为基督不仅使人良善,基督也使他们坚强。

四、 朋霍费尔神学的影响

1. 朋霍费尔的神学观念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带来很热烈的神学讨论。当时美国盛行一种“神死神学”,指传统基督教神论中的那位神已经死了,而正确的基督教的神,应该是一位活在世界之上、入世的神。就是说神不再是一位超越的神,而只是一位临在的神。

2. 神死神学是对朋霍费尔整体思想的一个扭曲的诠释。“神死神学”只用了朋霍费尔在《狱中书简》提到的入世观念,然后把这些观念作出一些推论,论到传统基督教的神已经死了。

3. 这给我们一个警戒:我们要了解一个神学家的思想时,是需要全盘的了解,不能断章取义地抽取那位神学家一部份的着作来诠释。60年代的“神死神学”对朋霍费尔的诠释是扭曲的、错误的。到了近年,人们对他的神学有更正确的诠释。

五、 评价

1. 朋霍费尔认为,超越的神是住在世界里的至高者,是为末世来临之前的此时此刻赋予意义的终极的神。神也透过圣经的教导和基督耶稣的受死,为信徒和教会带来盼望,让信徒能得以承担在世上的使命。

2. 《狱中书简》写道:“超越者并非我们所不能知道的,他就近在咫尺。神取了人的形象,这不是抽象的形容……神取了人的形象,就是成为了为他人而存在的人,并且成为被钉死的那一位。”

3. 朋霍费尔以生命活出他所主张的─作彻底的门徒。他真实地与神一起经历世间的苦难,让后人得以在他所立的基础上,建造完整的神学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