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圣经的抄写与流传

一、圣经的抄写材料及方式

在现代印刷术发明之前,要保存一个文本只能靠人手抄写。

1. 蒲草纸: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已经使用蒲草纸来书写,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也开始使用蒲草纸。直到4世纪,蒲草纸渐渐被羊皮纸的书卷所取代,但蒲草纸仍被使用至8世纪,才因为造纸术的广泛使用而湮没。

2. 羊皮纸:相传是希腊的别迦摩人在公元前2世纪发明的,就是把羊的表皮加工处理后制成书写的材料。羊皮纸可以两面书写,让字体清晰地呈现出来,也可以折迭成为书本或装订成书籍,因此渐渐取代了蒲草纸。但羊皮纸的缺点是成本昂贵和制作时间长。羊皮纸常会循环再用,就是把原来的文字刮去,在上面另行书写,称为复写本。

二、有关圣经抄写的专有名词

1. 亲笔手稿:是由作者亲笔撰写,或是由文士在作者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原文作品。

2. 手稿(简称mss.):指按照亲笔手稿所抄传的稿本,通常都是抄写在蒲草纸或羊皮纸上,然后钉装成为经卷或抄本。

3. 经卷:通常是指把文字写在蒲草纸或羊皮纸上,然后用两根木棒穿上,再卷起来的书籍。

4. 抄本:一般是抄录在蒲草纸或羊皮纸上,然后将一张张书写好的纸迭起来,首尾相连,粘贴在一起,然后将纸的一边扎在一起或用针线缝起来,再加上封底作为保护层。

三、现存抄本的分类

A. 旧约的抄本

旧约的抄本相对少。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旧约书卷已完成,但是旧约圣经的原稿始终未找到,只有后期的抄本。这些抄本的完成期约为610世纪,数量只有几十份。直至19世纪末考古学的发现,以及在20世纪中死海古卷的发现,才提供了一些较早期的抄本。而这些较早期的抄本也接近旧约书卷的成书期。

B. 新约的抄本

现存的新约抄本大约有5,000多份,重要的也有数百份。新约的原稿大约成书于公元4595年。然而今天并没有新约圣经的原稿遗留下来,有的只是抄本。新约很多抄本的成书年期与新约原稿的年期也差不多。

1. 新约抄本的分类

a. 蒲草纸抄本:抄在蒲草纸上的大楷体抄本,大多来自34世纪,抄本编号以哥德式字母P开头。现存最古老的是P52的《约翰福音残篇》,约为公元125年抄写的。

b. 大楷体抄本:以端正的大写字母写在羊皮纸上,常见于49世纪的希腊文和拉丁文手稿。大楷体抄本的编号方式是以大写字母或数字0作为开头。最着名的抄本包括《西奈抄本》、《梵蒂冈抄本》和《伯撒抄本》等。

c. 小楷体抄本:以小楷草书抄写在羊皮纸上,常见于916世纪的希腊文抄本。这时小楷草书逐渐取代了大楷体。编号方式是以阿拉伯数字为代表,有些在抄本系列前加上“f”family,即系列)。其中较着名的抄本是《小楷体抄本33》(9世纪)、《小楷体抄本系列1》(f112世纪)和《小楷体抄本系列13》(f1313世纪)。

2. 中世纪的经课集也是以小楷体抄写的。在经课集中,经常会把全段经文抄写出来,因此成为圣经学者研究古代经文的材料。经课集是圣经经文阅读的礼仪文卷,一般按全年日程编排,以确定在合适的节期时,在崇拜中诵读的经文。

3. 在现存5,000多份希腊文新约抄本中,日期最早的是公元125年,但很少新约抄本是有全部新约书卷的。极少数的蒲草纸抄本和大楷体抄本有全部新约书卷,主要是小楷体抄本和经课集抄本才有全部新约书卷。

4. 早期的基督教文献大多数以抄本的方式流传。现存最早的希腊文圣经的完整抄本,是4世纪的《西奈抄本》,另一个重要的抄本是5世纪的《亚历山太抄本》。

5. 中世纪时期也有装饰画手抄本,是在文字之外附有插图,用金粉或银粉来绘画作装饰。到了15世纪欧洲印刷术发明后,手抄的装饰画就由印刷的插图所取代。

四、圣经的印刷

约在1450年,德国人古腾堡(Gutenburg)用铜模铸出以合金为材料的活字,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印制了第一本拉丁文圣经。自此圣经能够更广泛地流传。现代的圣经主要在机制的纸张上印制,这些纸张称为圣经纸

五、圣经的分章分节

1. 圣经最初并没有分章分节。在犹太人被掳前,旧约似乎已经开始了分段。圣经早期版本的经文抄写方式,是把辅音字母紧密排列,没有元音符号,没有空格,也没有标点符号,更没有分章分节。旧约的希伯来文和亚兰文经文,一般在书写时只写辅音,直至几个世纪后,才由马所拉文士加上元音,即在辅音的上面或下面加上符号。

2. 希腊文圣经最古老的抄本只用大楷抄写,并没有小楷,字与字之间没有分隔,也没有标点符号。在这些希腊文抄本中,书卷的章节、标点符号,并字与字之间的分隔,都是后来加上去的。这些后来加上去的部份,并没有默示成分,而且可能会有错误。

3. 希伯来文的经文原本是把每一个字紧密连在一起的,字与字之间没有分隔。不过在耶稣时代之前,希伯来圣经可能已把字与字分隔。由于圣经的经文字句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组合,容易产生误解,因此把字词合理地分隔是必须的。可是圣经学者对于如何分隔字与字,有着不同的意见。

4. 旧约圣经的分节方式也是由早期的文士进行的。由于早期没有一致的做法,因此在分节方式上,巴勒斯坦地犹太人的圣经就与巴比伦犹太人的圣经有所不同。现今犹太人圣经的分节方式,并不是源于上述两者,而是源于《马所拉文本》。至于基督教圣经的分章分节历史和方式,又与犹太教圣经不同。

5. 新约圣经在分段方面的历史比较简单。在325年的尼西亚会议时,新约已被分段,不过方式与现代圣经有所不同。到了4世纪后期,耶柔米把圣经翻译为拉丁文后,教会便一直资助圣经的抄写工作。然而,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才能确定圣经区分章节的方式。

6. 现今基督教圣经的分章方式,基本上是来自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兰顿(Stephen Langton)在1228年的区分方法。而将圣经分节的方式,就是按照法国人史提芬司(Robert Stephens)在1551年所作的分节方法。

7. 圣经章节的划分,有助读者更容易翻查圣经的内容。不过,就着希腊文的结构来说,若是分为不同的段落,容易产生句法上的问题。不适当的分节会影响对用词的含意、关系、重点和语气的理解。故此,许多圣经学者不太理会这些分节。事实上,有些圣经中的句子可以分为不同的节,即是说,把一句句子分为几节经文。例如罗323“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就是罗32225这长句子的其中一部份。故此经节的区分,特别是新约中的句子的区分,只可以作为参考。

六、公认经文

1. 自从15世纪印刷术发明后,圣经便开始印刷、出版和发行。希腊文新约圣经的出版,主要是由荷兰人伊拉斯姆(Erasmus)推动。他是圣经学者,重视希腊文的语法和圣经原文文本的研究,为后世的圣经研究及经文鉴别学铺路。他在1516年出版的希腊文新约圣经,被视为是第一部希腊文的校勘版本。

2. 这版本的经文以后数次修改,成为17世纪的公认经文Textus Receptus)。公认经文是希腊文新约圣经版本的拉丁文专有名词,意思是被普遍接受的经文版本。

3. 在公认经文的基础上,圣经的翻译在欧洲迅速发展。直到18世纪的宣教时代,圣经的翻译也有了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