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圣经的基本资料

一、圣经的原文

原文圣经共用了3种文字写成:旧约大部份是希伯来文,小部份是亚兰文;新约是希腊文。亚兰文和希伯来文同属闪族语系,亚兰文曾经是中东一带居民的日常用语。旧约两段亚兰文经文是拉48618及但24下-728

二、圣经的写作地点和作者 

1. 写作地点:包括亚洲、非洲及欧洲三大洲。

2. 写作时间:历时差不多1500年。圣经的第一部份(摩西五经)是摩西在公元前1400年写成,而圣经的最后一卷书(启示录)是使徒约翰在公元95年写成的。

3. 作者:共有40多位,上至君王,下至农夫渔夫;有饱学之士,也有草根平民。总的来说,旧约圣经由先知所写,而新约圣经是使徒所写,或由使徒见证下的同工所写。信仰群体一直相信整本圣经是由圣灵感动圣经的作者写成的,是神要向世人说的话。

三、圣经的称谓

1. 经卷:英文scripture来自拉丁文scripturascriptura则来自希腊文graphe,意思是写作(writing)。在新约,graphe曾多次出现,每次都是指向旧约圣经。

2. 圣经:英文bible来自拉丁文bibliabiblia则来自希腊文的biblos。这字源于埃及,指生长于尼罗河畔沼泽地的蒲草纸。后来说拉丁语的基督徒用这字的复数biblia来形容圣经,意思是一本由很多小书所组成的书。

3. 两约:即旧约和新约圣经,英文testament来自拉丁文testamentum。这是一个法律用语,就是中文的意思。约书这个观念来自出247。而用旧约新约来形容圣经的人,最早应该是由教父特土良开始的。他根据耶3133提到的新约,称耶稣以前的犹太圣经做旧约,来对比耶稣的门徒和使徒写成的新约。他又说:整本圣经分成两个约书,基督降生及受苦前那部份,即律法书及先知书,叫做旧约。在他复活后写成的那部份叫做新约。犹太人用旧约,我们用新约,显然两者并不相互冲突……”

四、其他资料

A. 圣经的篇幅

圣经共有66卷书,旧约39卷,新约27卷。新旧约圣经合共1,189章及31,103节。圣经原文(即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共有81万字左右。中文《和合本》圣经新旧约合共97万字左右。

B. 圣经的章节

圣经最初并没有分章节,原来的经文更加没有标点符号。早期在抄写旧约的希伯来文圣经时,并没有写下母音,直至公元900年左右,才由一班叫做马所拉的文士渐渐加上。

C. 旧约圣经

犹太人在旧约成书后,便十分着意保存圣经。在610世纪,巴比伦和巴勒斯坦两地的犹太学者,根据一直流传下来的口传传统抄写经文,并加上标点符号及母音符号,使读音更清晰明确。最后整理完成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叫《马所拉文本》(Masoretic Text),负责整理《马所拉文本》的犹太学者被称为马所拉学者。《马所拉文本》是希伯来文圣经的通用版本。

D. 新约圣经

1. 圣经的下半部份称为新约,共有27卷书,大约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期和后期。新约圣经在不同的教会流传和诵读。作者对耶稣的教导、受死和复活的见证,以及对教义和生活的教导和指引,都被教会视为权威。新约圣经的地位并不低于旧约圣经。

2. 新约的希腊文圣经最初全用大写字母,字与字之间并没有空白,不熟悉原文的人读来非常不便。后来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将圣经分段落,又在句子之间加上空白,方便阅读。现在我们的分章方法,大概是由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兰顿(Stephen Langton)于1228年所创;而将圣经分节,则是由法国人史提芬司(Robert Stephens)于1551年编成的。

E. 圣经的销量

圣经一直是全球销量最高的书籍,估计已经发行超过25亿本。直到2007年,在全球6,900种语言当中,约有430多种语言已经有全本新旧约圣经的译本,而单有新约译本的,已约有1,168种语言。最少已译出圣经中其中一卷书的,已有2,400多种语言。全球98%的人至少可以阅读圣经的其中一卷书。

五、约

A. 旧约

1. 主要的约包括神与亚当的约(创1章)、神与挪亚的约(创8章)、神与亚伯拉罕的约(创15章)、在西乃山上神与以色列人的约(出1924章)、大卫的约(撒下7章)等。

2. 313134记载神与以色列人立下新约,但神并不是要废除旧约,而是要与他的子民建立永恒的盟约。

B. 新约

1. 耶稣在最后晚餐说要用他的血立新约(路2220),以致神的约可以适用于所有信靠和跟随耶稣的人。耶稣是旧约应许的应验,把两约之间的关系统一起来。

2. 两段经文清楚表达出圣经的属灵意义:

a. 提后31617:圣经是神所默示的。圣经的每位作者都是被神的灵感所默示,使所写出来的内容超乎个人的所思所想,从而彰显神的心意。

b. 彼后12021:圣经可能有些地方较难明白,但也不可以忽略,反而要慎思明辨,不应随意解说。

六、圣经的写作目的

圣经的目的是宣告神对人的旨意。

1. 圣经使人知道是神在说话。圣经的来源是神。原文默示theopneustos)在新约只出现了这一次(提后316),它由两个希腊字组成:theos(神)+pneustos(呼吸,与有关)。整个字的意思是神呼出来的气,表明圣经全部来自神。圣经的话就等同神的话。

2. 圣经使我们明白得救的事。圣经启示了得救的方法,就是借着信心。另参提后315;约2031

3. 圣经使我们可以行善事,得以完全。提后316用了4个短语来形容圣经都是有益的,就是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真正借着耶稣而领受的救恩,是从圣经明白福音,借着信领受新生命,这是救恩的入门;在入门之后,又从圣经的真道中借着信心继续成长,以致生命得以完全,又在生活上活出神喜悦的事。这才是基督徒完备的救恩,也是圣经的写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