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叙事文学元素(七):重复(上) 

一、空间的塑造(续)

雅各的故事(创27:1-28:5)

创27:1-28:5,雅各的故事有6个场景,每个场景有两个人物,场景的结构不但是对称的两组平行经文,而且可以排列成为同轴的交叉结构:[118]

这同轴交叉结构的好处是:各组能完全配合布局分析的元素:最开头的A和最后的A+,父亲作为差遣者,展开了故事的轨道,并表明珍贵之物是祝福;最中间的C和C+,父亲是交出珍贵之物的人物;而B和B+清楚显示了利百加的主角地位:利百加促成故事上下部份的发展,从A进到C。中间最核心的C和C+是建基在两个儿子所得之物的对立关系上:雅各获得祝福,以扫获得“反祝福”。福克尔曼指出作者巧妙地用了希伯来文介词min,意思是“从”(from)来表示父亲给儿子的祝福和反祝福。“从”这个字有几个含义:可以解为“某些部份”,又可以解为“从某部份离开”或“从某部份分开”。作者用给诗歌给雅各祝福,创27:28说:“愿神赐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并许多五谷新酒。”

第28节是“三连句”,因为它有三个平行的组件。《和合本》并没有把原文介词min翻译出来,这字的意思隐藏在“赐你”中。如果逐字翻译就是:愿神从天上的甘露赐给你,从地上的肥土(赐给你)许多五谷新酒。”

创25:23记载了双胞胎出生前的神谕,耶和华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这话在创27:29得到肯定,并进一步扩展。第29节每一段是“双连句”,一段分为两半,每半句一行:“愿多民事奉你,多国跪拜你。愿你作你弟兄的主;你母亲的儿子向你跪拜。”

以扫在第31-34节错失了良机,还有什么可以留给他呢?以扫在第38节对他父亲说:“父啊,只有一样可祝的福吗?我父啊,求你也为我祝福!”作者在第39节同样用了介词min,这次是另一面的含义,让父亲以撒说:“地上的肥土必为你所住;天上的甘露必为你所得。”

《和合本》的“必为”就是原文的介词min,这个字可以翻译为“远离”,好像《吕振中》译为“看吧,你住的地方必远离(或译:必是)地上的肥土,远离(或译:并且有)天上的甘露。”所以福克尔曼认为这刚好是真正祝福的相反或另一面-以扫因为迟来甚至要被斥责。[119] 在第40节:“你必倚靠刀剑度日,又必事奉你的兄弟;到你强盛的时候,必从你颈项上挣开他的轭。”

以扫虽然要事奉他的弟弟,但到他强盛的时候,就可以挣开雅各的轭。

二、重温故事叙事的规则

现在我们来总结阅读圣经故事的规则,阅读圣经故事时要注意:

1. 故事中的自然背景、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

2. 故事中的人物,特别是对主人公的强调;

3. 情节冲突和冲突的解决方案;

4. 叙事的悬念方面,故事如何引发读者阅读对结果的好奇心;

5. 对主人公生活实践的含蓄评论;

6. 叙事的统一、一致和重点;

7. 故事的试炼和抉择;

8. 衬托、戏剧性讽刺和理想的惩罚;

9. 关于现实、道德和价值的含蓄声明;

10. 重复和强调,作为透露故事内容和含意的线索;

11. 故事的观点-作者如何使读者分享作者对对故事人物和事件的态度和看法。[120]

三、重复(repetition

有时候读圣经会发现,有些经文、或者有些字、词语、主题、图像好像重复出现,有时甚至是逐字重复(verbatim repetition),最极端的例子是民7:12-83,经文详述12支派领袖轮流为圣所献上供物。每个支派奉上的供物一模一样,但经文先后12次逐一记录每个项目,经文排列次序也完全一样,只是支派和领袖的名字不同而已。我们似乎可以肯定地假设:这组特别的重复经文,带有某种敬拜的功能-可以想象,各支派成员等待着聆听先祖代表整个支派向耶和华献上每件供物。

因为希伯来圣经的叙述,从创世记开始直到历代志,都记载神的话如何成为历史事实-这种经常重复的模式-先记述命令或预言,然后记述命令或预言一字不漏地应验,证实了它背后所隐含的一种历史因果关系的观点。神有坚定不移的权柄-他是独一的神,借着语言来彰显自己。圣经作者透过一个重要的叙述手段来演绎神坚定不移的权柄。

有时作者也会在重复模式上作出轻微的策略变动,以发挥出评注、解说分析、预示、申明主题等不同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学习认识作者怎样使用重复,来发挥重复的力量。[121] 重复可强调一个主题,或为故事营造整全一致的效果,或将读者引向故事的中心点。

重复的方法有很多:从最小规模单元式的重复-个别语音、字词或短句,到最大规模、复合式的重复-结构上重复,或情节、形象和概念。圣经作者很巧妙地运用重复,来组织经文的结构和聚合焦点。这些重复的手法包括:字词(word)、关键词(Leitwort)、主题思想(theme)、连续情节(sequence of actions)、主题事件或题旨(motif)、原型(archetype)和典型场景(type scene)。

1. 字词(word)

叙述者使用字词的重复有两方面的作用:显示当事人迫切地想要得到某些东西;强调当事人处于某种极端的状况之中。

a. 复制(duplication):创25:30“那红的、那红的”;王下5:25“仆人没有往哪里去,哪里也没有阿。”《吕振中》原文是重复了两个“没有哪里”。[122]撒下18:33“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押沙龙啊!……押沙龙啊,我儿!我儿!”

b. 首语重复(anaphora):重复的字出现在几个连续的句子的开头,叫首语重复。王下18:32一例中,希伯来文“地方”出现在每个句子的开头。

c. 句末重复(epiphora):重复的字出现在几个连续的句子的最后,句末语重复。撒上25:6“愿你平安,愿你家平安,愿你一切所有的都平安。”

2. 关键词(Leitwort)

a. 关键词的特点:希伯来文或字根主要是由三个字母组成(triliteral roots),一个字具有不同的词形,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或不同的性别,如阳性或阴性,或是不同的时态,如现在式、过去式、将来式等,都要在三个字母组成的字根前面和后面加上不同的字母,但基本上都是由相同的字根变化出来的。关键词的德文Leitwort,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带头的字(leading-word)。关键词是指某个字或字根有针对性地重复出现在一段经文中,或出现在连续性的经文中,或出现在一段经文的结构中。详细留意这个重复出现的字或字根,就能够解释或掌握经文的意义。[123]

b. 关键词的桥梁作用:关键词能够在同一系列不同叙事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重复使用某些关键词,暗示出不同叙事之间的根本关联、统一的故事线索和情节的整体意义。我们要留意三个方面:关键词在整本圣经中的重复频率、在整卷书中的重复频率、在一段经文中的位置,所重复词语出现的密度。词语在圣经中的重复频率越高,他出现的密度就会越高。在该隐和亚伯的故事里(创4:1-16),“弟兄”一词出现了7次,其中的6次出现在仅仅4个小节里(创4:8-11)。通过“弟兄”这个关键词,暗示了这并不是普通的谋杀,而是残害兄弟。相反,在亚伯拉罕的故事里,关键词“出发”,虽然只是重复了两次,仍然意义重大。“出发”第一次出现在亚伯拉罕故事的开头,创12:1“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出发”成为连接两个亚伯拉罕故事的桥梁。第一个故事讲,在历史的开头,耶和华命令他“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去一个未知的国度。第二个故事是在历史的结尾,描写一件最为困难的事,就是“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独生的儿子、所爱的以撒献为燔祭。亚伯拉罕在迦南地的一生,都限定在这两段经历之间,正是他所做的决定、他的行动,使他成为信心之父,成为所有后来者的榜样。[124]

c. 关键词突出主题的作用:圣经作者透过大量的重复,发挥了字根的不同意思,也展现出字根的不同形式,由此而形成了语音相关性(双关语)、同义性、反义性等多种变化;借着本身字词的形态,关键词可以直接显示出它的意义,也能突出主题来。例子是路得记中的“去”和“回”,巴兰故事中的动词“看”。[125]  王下1:1-16大量重复出现的字根“下来/下去”,在原文曾出现12次。

3. 主题思想(theme)

主题思想是重复出现的概念,形成了叙述文体价值系统的一部份。主题思想可以包括道德、心理、法律、政治、历史哲学或神学等的概念。主题思想经常与一个或多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也会跟某个题旨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创世记中长子继承权的转移;在旷野故事中,顺服和背逆的挣扎;约瑟故事中的知识;被掳与应许之地,王的被弃和蒙拣选。[126] 在以利亚和以利沙故事中,耶和华的话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故事的主题思想。对于信靠他的人,耶和华的话语带来拯救;对于违背他的人,耶和华的话语带来审判。[127]

4. 连续情节(sequence of actions)

连续情节通常是三回合的重复,即相似的事件一连发生三次,关键的转变发生在第三次重复时。例如耶稣讲的比喻:三个受托管财的仆人、三个拒绝参加婚宴的人和三个人在路上遇见被强盗打伤的人。耶稣受了三次试探。彼得三次不认主,和耶稣三问彼得爱主之心。[128]

在旧约故事里,三加一的重复比较突出,每一次的重复都有增强的趋势,通常将结果推向高潮,或是逆转。例如在王下1章记载亚哈谢的三个五十夫长,各自带五十个人,吩咐以利亚下来;只有最后一个五十夫长成功,因为他与前面的两个五十夫长相比,他的态度完全不同,最后一个五十夫长顺服先知。在王下2:1-10以利亚被接升天的事件中,以利亚和以利沙之间重复了三次一样的对话,直到第四次对话的时候,以利亚先知的职分才正式交给以利沙。 [129]其他的例子包括:约伯三次遭受大灾难,失去一切财物,在第四次遭灾的时候,儿女全都死去。[130] 童子撒母耳三次听到了没有回应的呼唤之后,得到了神的启示(撒上3:2-14)。[131]

[118]《圣经叙述文体导读》,页116-118。

[119]同上,页117-118。

[120]自莱肯:《认识圣经文学》,页74-75。

[121]奥尔特,黄愈轩、谭晴译:《圣经叙述文的艺术》(香港:天道,2005),页153-158。

[122]《以利亚和以利沙的故事》,页70-71。

[123] 同上,页72。

[124]《圣经的叙事艺术》,页239-241。

[125]《圣经叙述文的艺术》,页164。

[126]同上,页165。

[127]《以利亚和以利沙的故事》,页74-75。

[128] 《圣经文学导论》,页37。

[129]《以利亚和以利沙的故事》,页75。[130]《圣经叙述文的艺术》,页165-166。

[131]《圣经文学导论》,页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