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基督舍富为贫的典范(林后8:1-15)

贫穷是人见人怕的现象,而解决贫穷问题也是近代世界努力的目标。对全职事奉裹足不前,原因之一是怕作穷传道。但是在圣经中,其实贫穷可好可坏!

有些人的富有是神的赐福;有些人的贫穷则是敬畏神的结果。在中古教会史上,“贫穷”一直是神职人员的重要操守之一(天主教神职人员的誓约中有“守贫”一条)。

保罗在林后6:10下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自己: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有所谓富者济贫,好像必须是富有者才能帮助贫穷者。但在今天的经段中,你却会看到贫穷者帮助贫穷者。

一.富有的穷人与贫穷的富人(8:1-5)

1. 林后8:2“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原文:金属经过冶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原文:沉到底;原文是从作乞丐这个动词变化来的。极穷就是穷到不能再穷〕之间还格外显出〔原文:满溢流出〕他们乐捐的厚恩。

a. 喜乐与苦难的关系:喜乐是基督徒在患难中经验救恩而有的。(帖前1:6;罗5:1-5

b. 基督徒不是一群被虐待狂,而是一群连困境也不能将他们的喜乐淹没的人!

c. 林后8:2《新译本》译作:他们在患难中受到极大的考验的时候,他们满溢的喜乐和极度的贫乏,汇流出丰厚的慷慨来。

d. 乐捐的厚恩:丰厚的慷慨(《新译本》)重点不是金额的多寡,而是态度。丰厚的慷慨是基督徒独特的品质,并且慷慨的表现不是由于自己已经相当富足。

e. “他们在患难中受到极大的考验的时候:他们的慷慨是在患难中产生的。

f. 丰厚的慷慨的来源:(1)满溢的喜乐;(2)极度的贫乏。

g. 贫穷可以使人自私、更吝啬,但马其顿教会却因为贫穷,使他们更体贴穷人的处境和神的恩典,以致变得更慷慨!!!

2. 林后8:3“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着力量〔原文:竭尽所能〕,而且也过了力量〔原文:甚至超过他们的力量〕,自己甘心乐意地捐助〔原文只有一个字:自己的选择──他们出于热切的自愿〕。”

3. 林后8:4“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再三地求我们,准……”原文直译是“求我们给他们恩典!”能够给是一种恩典!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

4. 林后8:5“并且他们所做的,不但照我们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又归附了我们。”奉献的前提是先把自己奉献给神!

5. 关键转接:林后8:6“因此我劝提多,既然在你们中间开办这慈惠的事,就当办成了。”真实的爱心要有所行动。

6. 总结:我们看到爱心和财富没有绝对关联!

二.爱心的行动乃是在效法基督的“舍富为贫”──富有者因爱而成为贫穷!(8:7-9)

马其顿教会的行动对于哥林多人的意义。

1. 哥林多人和马其顿人不同。

a. 林后8:7“你们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识、热心,和待我们的爱心上,都格外显出满足来,就当在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显出满足来。

b. 林前1:4-5“我常为你们感谢我的神,因神在基督耶稣里所赐给你们的恩惠;又因你们在他里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识都全备。

c. 林后8:7“你们在一切的事上,就如信心、口才、知识、热情和爱我们的心,既然都是富足的,那么,在这慈善的事上,也要显出你们是富足的。间接指出哥林多人富而不仁,富足的应在给上面也表现富足!

2. 林后8:9,基督舍富为贫的原则──富有者因爱而成为贫穷!

3. 约翰卫斯理:尽你能力赚钱,尽你能力省俭,尽你能力施舍。

三.要知道你有是因为神的介入(8:10-15)

1. 林后8:10-14“我在这事上把我的意见告诉〔劝说〕你们,是与你们有益,因为你们下手办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经有一年了,如今就当办成这事。既有愿做的心,也当照你们所有的去办成。因为人若有愿做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不必去借钱奉献〕。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

没有人会永远在施的一方,也永远没有人会站在受的一方。

2. 林后8:15“如经上所记: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

在典故当中,这种均平是出于神的介入(出16:18吗哪)。出16:14-:20“多收而不给,神就如当年让之生虫变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