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最妙之道─爱(林前12:31下-13:13)


前言

1. 林前13是极为有名的爱的真谛,是新约中很美的一段文字。神就是爱(约48)道出整本圣经的核心。正如主耶稣说,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就是爱(太2240)。

2. 1979,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1910-1997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她要求所有奖金转赠给加尔各答的穷人。记者如何推动世界和平时,她说:回家好好爱你的家人。

3. 林前1231上提到较大和较小的恩赐,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呢?林前144指出,说方言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讲道却是造就教会。因此,衡量恩赐大小的标准就是能否造就教会。虽然各人的恩赐不同,保罗劝勉我们必须追求较大的恩赐,也就是更能造就教会的恩赐。

 

、最妙的道(林前1231

最妙的道最超越的道路,是让恩赐通往造就教会的目标之路,也就是成为较大的恩赐的关键。这个关键就是林前13章谈到的。林前13章应该称为恩赐的真谛,而不是爱的真谛。要让恩赐达到造就教会的目的,关键就在于爱。

 

二、没有爱,恩赐就失去价值(林前131-3

1. 林前131─“天使的话语可能指在人间没有的语言。是当时希腊户外戏院常用以作为扩声器的铜制品异教及犹太教都会使用的。都是声音虽大却无传达内容,只有空洞的回声(单调沉闷的响声)。

2. 林前132─“奥秘指十字架的奥秘(参林前2章),知识指正确的神学知识(参林前8章),算不得什么就是不算分。我们在教会里拼命服侍,到头来却不算分,原因在于服侍里没有爱。

3. 林前133─有善行不必然有爱心。叫人焚烧可以有两个解释:

a. 牺牲性命

b. 有古抄本自我炫耀,意思就是有人很想帮助穷人,但没有钱,就把自己卖作奴隶,用得来的钱去周济穷人。

 

三、 爱中行使恩赐的具体指示(林前134-7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保罗在这里用了15个动词来说明爱的具体内容

1. 恒久忍耐长期忍受痛苦

2. 恩慈给人第二次机会

3. 不嫉妒

4. 不自夸自我吹嘘

5. 不张狂夸耀自己

6. 不做害羞的事不做不合宜、不合体统、失礼的事

7. 不求自己的益处以自我为出发点,不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8. 不轻易发怒好好沟通,不用生气的方式来表达。

9. 不计算人的恶─“计算的意思是记账

10. 不喜欢不义

11. 只喜欢真理

(以下林前1374句呈ABBA结构─“包容忍耐很接近,相信盼望很接近。)

12. 凡事包容包容不等于纵容祭司以利就是因纵容而害死两个儿子撒上212-17)。415说要用爱心说诚实话,所以要告诉对方错在哪里包容是饶恕、原谅他人的错或得罪自己的地方有一前提,就是对方已知错认错(向人向神)。

13. 凡事相信相信神在掌权,神在任何人事上都有美好的旨意。

14. 凡事盼望

15. 凡事忍耐

 

四、 对比爱的永恒恩赐的短暂(林前138-12

保罗透过爱的永恒及恩赐的短暂,提醒我们不要舍本逐末,丢弃了

 

五、爱是最重要的(林前1313

保罗最后把信、望、爱放在一起,特别在面对将来的处境是很恰当的。面对将来,要有一种信心的盼望,但是不要忘记,爱是最重要的,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