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助人工作者的自我成长
一、病榻服侍工具包─遗愿清单
1. 当我们来到临终病人的床前,要协助病人及家属商量身后事时(例:计划遗产安排和遗物的分配、器官捐赠、殡葬安排、葬礼形式等),可以根据以下的问题去探问病人及家属的意见:
a. 是否想举办惜别会,在尚未离开以前,跟亲友一一道别,一起回顾过去的美好时光。
b. 举办葬礼,是为了让留下来的人透过纪念性的活动追忆与缅怀。你是否愿意以基督教仪式举办葬礼,也就是安息礼拜?在流程、内容的设计、灵堂布置、参与人员的安排各方面,你的想法是怎样的?
c. 你希望葬礼上穿什么样的衣服,放什么东西陪葬?
d. 你离世后,对自己遗体的处理有什么想法吗?土葬、火葬、海葬、花园葬,还是其他?
e. 你愿意捐赠器官或遗体吗?
2. 可以邀请临终病人写下或录下心声及祝福,留给遗属和亲友。制作卡片或录影,邀请病人思想以下问题,向个别人物发出─我想向__________(人物)说:
a. “谢谢……”
b. “请原谅我……”
c. “我已原谅你……”
d. “我爱你……”
e. “再见……”
在这个过程中,临终病人仍然会有各式各样的情绪反应。在这个时候,我们能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就是聆听和陪伴。
二、助人者的自我照顾
A. 认识自己的能力和限制
1. 作为临终关怀的照顾者,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当地处理所有类别的临终病人。我们要了解自己的限制和心理状态,知道何时需要转介。
2. 有时,我们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心里没有足够的空间,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受悲痛情绪,因此必须了解自己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
3. 如果一心要做到完美和完全,却丝毫不理会自己的承受能力与限制,总有一天会精疲力竭,觉得无力和难过。当我们决定为对方提供持续的帮助时,要知道哀伤的疗愈过程并不容易,也不可能预测所需的时间。
B. 整理自己的意识、感受与情绪
1. 每次和当事人会谈后,可以用下列问题来整理和沉淀自己的情绪:
a. 我是否害怕接触对方的痛苦和哀伤?
b. 当我陪伴他时,是否有所期待?那是什么期待?
c. 有关我的能力与限制,哪些方面是可以突破和改变的?哪些方面不可以?
2. 清楚知道自己的状态,就较不会把自己的意识和感受,跟哀伤者的意识和感受混为一谈,分不清什么是属于哀伤者的,什么是属于自己的。
3. 如果助人者过度投入哀伤者的遭遇和处境,并联想到自己曾有的哀伤经验,因而感到沮丧,陷落在自己未处理的哀伤议题中,心中被庞大的情绪占据,就很难挪出空间承接他人的情绪。
4. 可以藉着主动表达哀伤来帮助自己处理哀伤。去参加所辅导病人的丧礼,允许自己去经验痛苦。
5. 如果提供临终关怀的成员能够定期举办工作会议和祷告会,鼓励和讨论因照顾临终病人和家属所带来的问题及自己的感受,有助于预防过度的压力,又能抒发因为失落造成的哀伤感受。
三、圣经角度的临终关怀与生命意义
1. 耶稣应许:“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约14:27)他又吩咐我们心里不要忧愁,因为住在基督里的人,就好像室外虽然狂风暴雨,或有野兽吼叫,但因为住在基督里而内心有平安。
2. 当我们面临生命的终点,要探问自己对人生是否满意、一生的遭遇是否有意义时,我们就可以说,因为神同在,我们拥有宝贵而又独特的生命经验。同样,我们也要以尊重每个独特生命的眼光,看待每个临终病人。无论今天死去的是孩子、青少年人、中壮年人,或是老年人,都要相信一点,即使他们的人生不长、不完全,而且有遗憾,也无损他们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他们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所学到和领悟到的一切,不能够以短浅的今生来评价或论断;他们所获得的,会追随他们的灵魂而去。
参考书目
1. 贝内尔着。尹妙珍译。《心灵关顾─修正基督徒的培育和辅导观念》。香港:基道,2002。
2. 布里斯特着。蔡志强、陈秀慧译。《教会中的牧养关顾》。台北:华神,2004。
3. 刘明德、王心慈编着。《生死教育─生命总会找到出路》。台北:扬智文化,2003。
4. 伊莉莎白‧库伯勒‧罗斯、大卫‧凯思乐着。张美惠译。《当绿叶缓缓落下─生死学大师的最后对话》。成都:四川大学,2008。
5. 罗杰才编。《院牧服务与全人医治文集》。香港:香港医院院牧事工联会,2005。
6. 唐佑之。《苦难神学》。第三版增修版。香港:卓越,1993。
7. 龚立人。《眼泪并未擦干》。海口:海南,2010。
8. 曾立华。《教牧学导论》。香港:建道神学院,2011。
9. 黎宝华。《教牧辅导─善终服务与哀伤辅导》。
10. 辅仁大学宗教学系编着。《宗教的生命观》。台北:五南,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