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 圣礼:圣餐

水礼和圣餐礼是基督新教认可的两个圣礼,也是教会最重要的礼仪。圣餐礼由耶稣基督亲自设立。圣餐有多个不同的名字,天主教叫“弥撒”,礼仪教会叫“感恩礼”(Eucharist)、“神圣团契”(Holy Communion),比较不着重礼仪的教会叫“主餐”、“最后晚餐”,而礼仪更新运动后的教会称它为“圣桌礼”。虽然教会之间各有差异,但圣餐是基督教很独特的礼仪,除了具有丰富的犹太传统外,也和基督的受难、牺牲有非常重要的连系。林前11:23下-26指出了圣餐的礼仪,也是今天很多教会采用的,基本上就是整个圣餐的核心。 

一、圣餐的犹太根源

1. 忘记圣餐的犹太根源,就很容易对圣餐的本质失去焦点。以往犹太人以献祭与神相连,而圣餐正是耶稣基督完全的赎罪祭的实现。主说:“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太26:28)耶稣自己成为被杀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曾被杀的羔羊,配得一切的赞美。

2. 犹太人的会堂崇拜,和诗篇的述史诗一样,往往会回想神在自己和祖先身上行过的伟大事迹。这也是今天圣餐礼仪中〈大祝谢文〉的典型内容,记念神在我们中间的作为,并让我们献上谢恩。

3. 圣餐最直接的来源是逾越节晚餐,本来就是记念神拯救的家庭聚餐。耶稣成为神逾越罪人的证据,圣餐已经升华了逾越节晚餐,成为真正的神圣筵席。所以,圣餐连系神过去的拯救、现在的恩典及将来神国的来临,让我们的信仰结连古今。 

二、圣餐的演变

A. 初期教会

1. 圣餐的实施是基于福音书记载最后晚餐的内容,但是很快就出现了转变。在初期教会,信徒“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徒246)。圣餐是天天举行的,而且和吃饭没有分别。的确,耶稣设立的圣餐,也是逾越节晚餐。

2. 在林前11章开始看见圣餐和爱筵分开,原因是圣餐的执行出了问题,甚至有人饥饿,有人酒醉(林前1117-22)。所以保罗定下两个规矩(林前1133-34):第一,要“彼此等待”;第二,“若有人饥饿,可以在家里先吃”。圣餐一方面是快乐高兴地分享爱筵,同时也是严肃认真地重述基督的救恩和赦免。可是在教会历史中,由于爱筵变成大吃大喝的场合,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所以4世纪的大公会议终于把爱筵取消了。 

B. 教父时期

1. 离开了圣经时代后,教会的圣餐礼仪迈向“拿起、祝谢、擘开、分给”4个礼序,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多年来,没有人留意到约翰福音记载在同一天进行的圣餐和“洗脚礼”之间的关系─两者都表明至尊的神降为卑,甘愿服侍牺牲,甚至为人舍去生命。20世纪中的礼仪改革运动后,很多教会恢复施行洗脚礼,让牧者为信徒洗脚。

2. 从《十二使徒遗训》,可以看到早期教会对圣餐的看法:

a. “这破碎的饼在山上分散,后又聚集为一,所以你的圣徒在世界的末了聚集在一块进到你的国。”这说明了圣餐的终末意味:我们分散,但终必聚合。

b. “但是不要让还未奉主的名受洗的人,吃或喝圣餐,因为主曾说:‘不要把圣物给狗。’”强调圣餐只限基督徒领受。当年的人不信耶稣,听过道就走了,只有基督徒才可领圣餐。因此,今天的圣餐好像从崇拜中独立出来,有自己祈祷、唱诗的部份。

c. “你……给人们饮食享受,他们也许称谢你,但是藉着你的儿子……你给了我们属灵的饮食和永生。”这证明教会开始把俗世之粮与天粮分开,圣餐变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天上体验。

3. 殉道者犹斯丁的《第一护教书》中,清楚记载圣餐是在圣道之后。信徒会彼此亲吻问安,然后主礼人举起饼及混和了水与酒的杯,奉圣子与圣灵之名,赞美和归荣耀给万有之父,说出感恩、感谢。感谢完毕会众同应“阿们”后,执事就向每个出席者分发经过祝圣(已感恩)的饼和酒,然后出席者送给缺席者,显示早期的圣餐礼不限于教会中举行。

C. 国教时期

1. 教会合法化并成为建制以后,圣餐礼越来越复杂。这里只简单指出流程:启应文-祝谢词-圣哉颂-和散那-祝谢词-求圣灵临格-重述圣餐设立经过-信仰奥秘-擘饼举杯-羔羊颂-分饼-已领圣餐感谢-荣耀颂。其实这个模式还有很多不同的变化。

2. 中世纪发展至礼仪的高峰,可以说是矫枉过正─不知在哪个时刻,饼和酒变成了圣体、宝血;信徒拾取主圣桌下的零碎,也是不配,而且因为怕血洒在地上沾污,不让信徒喝“圣血”。 

D. 宗教改革时期

1. 到了宗教改革,激进的宗教改革家把圣餐的问题拉到另一个极端,争辩圣餐到底是什么:

a. 天主教的变质说─耶稣基督在饼和酒之中,饼和酒的形体没变,但其本质变成基督的圣体、宝血。

b. 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的同质说饼和酒也同时是基督的圣体、宝血。

c. 灵性临在说─在祝圣之时,神降临在我们之中。

d. 记念说─饼和酒只是物质,让人用来记念主。

2. 对以上争辩的两点质疑:

a. 如果圣餐是奥秘的话,无论如何解释,人也不会知道那个转化的过程。

b. 如果认为只是记念说的话,就是忽视了圣礼/礼仪作为奥秘传递的一部份。

3. 一起领受饼和酒,是历世历代信徒的共同行动,重述基督受苦的历程,同感一灵,并预尝天国的筵席。饼和酒怎么变,其实不是重点,而是要让信徒得着喂养,生命更像耶稣基督。 

三、近代对圣餐的讨论

A. 梵二之后的圣餐更新

1. 1960年代,天主教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带起了圣餐的更新:

a. 对待圣餐的心态─《礼仪宪章》强调圣餐的核心是“爱的圣礼,是合一的象征,是爱的共融,是逾越之宴,以基督为食粮,心灵充满上主恩典,作为我们得享天国荣耀福气的保证。”《礼仪宪章》鼓励信徒不要只是低头默想自己罪有多重、生命有多苦,而是需要主动地表达感恩,奉献自己,经验这个奥秘。

b. 圣餐桌的位置─圣餐桌不应该放在教会最远的角落,而是要放在人群之中,而且应该适应当地社会的文化处境。因为当年耶稣的饼和酒只是他“日用的饮食”,我们也可以创意地与自己的文化连系,以自己的文化形式表达信仰。

c. 圣餐的频率─《礼仪宪章》说圣餐是崇拜聚会的高峰,所以每次聚会都应该有圣餐。圣道礼与圣餐礼应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整全的崇拜。

2. 随后不少基督新教的宗派也开始强调,圣餐不再单单是认罪的聚会,而是庆祝基督复活的日子中“彼此擘饼”的喜悦之餐,属于庆典。以往“主礼”的名字,也改为“庆典主持人”(Celebrant),重新寻觅圣餐中的感恩、团契共融、记念重述、献祭、奥秘临在的意义。

B. 关于圣餐的常见问题

1. 是否需要一饼一杯─一个饼、一个杯,是个很明显的符号,但并非必须,教会可以按照实际处境去做。

2. 有酵还是无酵饼─埃及科普特教会(Coptic Church)的圣餐饼是有酵的。基督新教普遍使用无酵饼,主要是来自旧约献祭及逾越节的传统,视酵为罪恶;但科普特教会则以路13:21中所说的“天国的面酵”作为解释,认为我们要像面酵一样发起来,把神的国延伸开去。

3. 酒还是葡萄汁─耶稣当年喝的是酒。而且酒精有消毒功能,在那个年代喝酒比喝水更安全。可惜,在领圣餐时“这个饥饿,那个酒醉。”(林前11:21)到了清教主义发展起来,由于认为醉酒不是好事,于是就以葡萄汁代酒,并以共观福音所说“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太26:29;可14:25;路22:18),去强调它是葡萄汁而不是酒。

4. 领圣餐的姿态─比较重视礼仪的教会,会以跪领的方式表达人的不配;也有教会在复活节期间,庆贺基督的复活而站着领受。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信徒领圣餐时,用右掌托住左掌,好像宝座一样,承托着基督的圣体、宝血。

5. 谁人派发─有些教会在牧师主持圣餐后,交由信徒派发饼和杯。其实如果教会不大的话,由牧师亲自派发,并对信徒个别地说“基督的圣体,天上的灵粮”、“基督的宝血,救恩的福杯”,或者“为你而舍,为你而流”等话,对会众会有很大的安慰。

6. 网上圣餐的可行性:

a. 随着收音机、电视及网络时代兴起,开始有些新形态的聚会透过媒体施圣餐,尤其针对行动不便或有特殊需要的信徒。领圣餐的人可以拿日用的饮食,作为饼和酒的代表,在家中同领圣餐。

b. 这是个神圣空间的问题。面对面彼此分享圣餐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信徒之间透过媒体仍然能够相交,那你所在的房间,其实已经是神圣空间,让信徒彼此相遇,彼此相交。

7. 圣餐开放予未受洗者的问题:

a. 圣餐就好像是家人的聚餐一样,理论上外人不能无故进来和我们同桌吃饭。但是,如果我们理解圣餐是神的恩典的话,人又怎可用任何制度去限制神的恩典呢?不过,领受者必须明白和认同圣餐的意义(分辨是主的身体),不会“吃喝自己的罪”(林前1129)。

b. 教会对此分为3种立场:

①  封闭圣餐─只限自己的会友参与;

  半开放圣餐─凡信主受洗的均可领受;

  完全开放圣餐─凡认同圣餐意义的均可领受。

这要视乎每个教会的体制,暂时中国教会是以半开放圣餐为主。

四、未来的探讨路向建议

1. 改进圣餐中强调认罪及“肃穆”的元素,回复初期教会重视庆祝基督复活的元素。

2. 回复以吃喝为基础的圣餐,应该常吃,且吃得饱,成为“日用的饮食”,而非把圣餐变得特殊化,只在特定日期才吃或象征式地吃。要享受圣餐在肉体及属灵上的双重喂养。圣礼的特别,在于由基督所设立,而不是因为要在特别的日子举行。

3. 留心圣餐如何适切本地的需要,礼文也要用心研读和朗读,使会众享受其中,经验圣餐的优美,信仰得以扎实地成长。

4.  圣餐要充满爱及个人化,因为没有爱,就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