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中国的奋兴布道家(一)李叔青、丁立美、王载
一、奋兴家的定义
奋兴家(revivalist)也可译为复兴师, 中国教会多以布道家(evangelist)统称之。奋兴布道家是最恰当的名词。据梁家麟牧师认为“奋兴家是指一群以主讲奋兴聚会作为主要职志的人。他们是自由传道,没有受聘于任何宗派或堂会,却是接受各地教会的邀请,为她们主领奋兴会;在聚会中,奋兴家使用大量煽情的言语、戏剧性的动作,以激动参加聚会的人,务求与会者对信仰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并作当下的行动回应;他们的目标是藉举行这些奋兴聚会,激发信徒的信仰热诚,积极传扬福音,使教会增长。”
二、李叔青医生(1875-1908)
A. 重生得救
李叔青名叫“延生”,又名“应柳”,江苏南汇县人,于清同治13年12月1日(1875年1月8日),出生在苏州,由于父亲李子义是监理会牧师,他16岁时,在上海圣约翰书院,受坚信礼;然而他与普通信道的学生,并没有分别。19岁考入天津北洋西医学堂。有美国宣道会的宣教士约翰‧侮伯瑞(John Woodberry),在天津设立了教堂,专在明白英文的人中传扬福音,宣讲实在的救法。每在晚间,大开堂门,歌唱英文圣诗,用英文讲解主耶稣基督的福音,教士的夫人很诚恳地向看他们发问说:‘你们得救了没有?’他们回答说:‘我们在小孩的时候,已经受过了洗。’教士夫人说:‘虽然在小孩的时候受了洗,这却算不得得救的凭据。’叔青回答说:‘我16岁时,有大美监督公会监督已经为我按手,行过坚信礼了。’教士夫人又说:‘这个礼也算不得得救的凭据。’这样,李叔青和同学开始认真面对得救的问题,也积极的读圣经。读到罗4:25和林后5:21,明白救恩的宝贵,终于在于光绪21年10月(1895年)认罪悔改,有了重生得救的确据,那时年纪正22岁。
B. 生活见证
1. 向同学认罪:他主动向同学承认摩擦和矛盾的过失,请求和好。
2. 对付世俗的虚荣:丢掉银牌奖章,改华丽衣服为纯朴,卖掉名表济贫,收起圣约翰学院的毕业证书。
3. 热心传福音:他向并未重生得救的父亲传道,由于父亲是挂名牧者,他就常写信并往家寄了100本《耶稣必快来》。学校中三分之二同学也信了主。
C. 跨省奋兴会
苏州东吴大学任教期间(1905年),于监理会年会的讲道蒙主重用,之后讲台事奉扩散到全国。继上海、南京领会之后,应邀到芜湖、宁波、杭州、绍兴、汀阴、庐州、镇江、宁国、长沙、周家口等处,宣讲主耶稣的救赎大恩。
D. 文字事工
1907年(光绪33年)6月他创办一讲解福音的季报,名《福音指引》。也着手翻译赛斯(J. A Seiss)的《启示录注解》注释书。
E. 离世
1908年李叔青医师积劳离世,英年早逝,在世34年,成为中国教会的奋兴先锋。
三、丁立美牧师(1871-1936)
A. 归主
山东胶州人。13岁就读于长老会所办的文会馆,22岁从文会馆大学毕业。他与贾玉铭和孙希圣牧师为同学。事奉至26岁又于文会馆接受神学教育两年。1898年按立为牧师。
B. 受苦
1900年拳匪之乱时,大刀会专杀洋鬼子和二鬼子(中国信徒),丁牧师被捕下狱,挨笞杖200下,打得皮开肉烂,由文会馆馆长狄考文(Calvin W. Mateer)和袁世凯巡抚商讨,才得释放。
C. 事奉
布道足迹遍布河北、河南、东北、长江下游一带,烧起复兴之火,曾在山东沂水一地有上千人记名,各地青年献身者很多。
D. 差传
1918年于江西牯岭与同工发起国内布道会,推动云、贵、康(西康)、蒙等边境省份的拓荒宣教。丁牧师亲任总干事,并参与西南边荒布道。
E. 学生工作
1922年再于牯岭与各省代表约150人成立“中华基督教学生立志布道团”。在前后12年中,专注于学生工作。
F. 神学教育
1930年山东大复兴期间,他在滕县被圣灵充满,贾玉铭也有同样经历。有感造就人才的重要,便出任天津圣经学院院长。
G. 离世
1936年丁牧师患肝癌,在女儿家中休养,亲见女儿蒙恩得救,女婿带领政要归主。这年安息主怀。
H. 见证一则
女婿为尹任先(任中央政府河南县财政厅长),曾撰文〈圣光指引〉(尹任先蒙恩30年的见证),其中提到,结婚初期生意失败,不寻求神,反而找人算命,希望转运发财。岳父丁立美牧师去信严责:“你们愿意算命,我是万分不赞成。按圣经所载,神是顶厌恶此等人及如此等事,见利未记19:26,申命记18:10-12……万万不可作此事以惹神怒。”丁牧师特意将“我是万分不赞成”写得比别的字大5倍,还用红笔画线来强调。尹先生大儿子5岁失足溺水淹死,夫妇万分伤痛,丁牧师将希伯来书2:1-4给女儿看。圣灵使她醒悟,曾一度“随流失去的信心”得以恢复。
四、王载先生(1898-1975)
A. 归主
王载17岁由烟台海军学校毕业,王师母(潘少容)与他订婚,她以书信向他传福音,却遭一口拒绝。1916年在福州结婚,丈夫拜祖先,新娘不从。婚后第一个主日一齐崇拜,散会的诗歌《愿与我主相亲》使他感动。王载想,从来无拜偶像的人说:“愿偶像与我相亲”。从此他态度改变,读完马太福音便决志悔改归主。
B. 蒙召奉献
受洗后,读到赛52:11-12“离开吧……从其中出来……”深受感动,决定离开海军,作传道人。夫妇同心事奉:此时王载23岁,作自由传道人,在街上布道领人归主。
C. 南洋布道团
广西梧州的翟辅民宣教士领受异象往南洋宣教,邀请王载、黄原素、赵柳塘和刘福群等教会领袖和西教士,王载任主席。这是华人第一个有组织的海外宣教机构。先后与他同工的有21人之多。他也未停止布道,在8年内引领3千多人归主。
D. 一句名言
“不读圣经,不吃早餐。”